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文化最温馨的底色!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这是先秦时期民间流传的《击壤歌》中描绘的农耕文明时期人们的典型生活情景:


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落下就回家休息,开凿井泉就有水饮,耕种田地就有饭吃……


田间耕作的相关农事活动与人们的饮食、生活息息相关,农耕文明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表现出顽强不息的生命活力,并且孕育出辉煌灿烂的文化。


农耕文明孕育的世界文化(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中国等)中,尤以中华民族的文化最悠久最辉煌最博大,与农耕文明契合得最紧密,二者相辅相成,同生与共,直至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农耕文明所赋予的文化特征仍旧是中华民族发展画卷上最厚重最包容最温暖的底色。


中华民族是一个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大家庭,由于早期华夏先民族多数生活在黄河流域,以农耕为主,农耕文明赋予中华民族很多文化特质。



例如,先民们聚族而居,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形成淳朴善良、勤劳勇敢、邻里和睦、爱好和平的优良美德。


再如,漫长的农耕文明使得华夏祖先高度重视观天而行,重地而生,造就伏羲、女娲、黄帝、炎帝、老子等洞察自然大道规律的圣悊,他们创造的《易经》《黄帝内经》《德道经》等传世经典,铸就了我们这个民族尊道贵德、敬天爱地、顺天应人、天人合一的根本文化特征。



中国是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丰厚的文明古国之一,从伏羲至今已经有八千年的漫长历史,如果从有丰富文字记载相传的炎黄时代算起,中华民族也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从炎黄起,经尧舜到夏商周,凡两千五百年间,神州大地上又以尊道贵德、修身证道的修身文化为主旋律,引领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滋养着整个民族的创造力。


因此,当我们回顾历史,总结中华文化的主要特征,重塑民族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感恩的就是我们的农耕文明和农耕文明所诞生的道德根文化。


正是因为有根,自春秋战国以来,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才得以志于道而论天下,执五常而牧天下,从伏羲黄老学说思想系统中吸取局部营养形成不同学派,在道德根文化的基础上开枝散叶,蔚为大观。


正因为有根,自汉代以来,中华民族虽然历经磨难,内有自毁,外有侵袭,但我们民族信仰道德、尊崇自然、爱戴祖先的传统始终没有改变。


中国人的心中永远有天地,有自然,有来自于悠久农耕文明的祥和与温馨!

点击查看全文

微信扫码查看全文

版权所有: @深圳快门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备案号: 粤ICP备20057194号